作者:何锡涛 出自:《江苏教育》
前言:《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(试行)》(教职成司函〔2015〕168 号)提出,“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的基础作用”。升级“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”(以下简称“平台”),突破诊改的数据瓶颈,是全面推进诊改工作的重要基础。
诊改发出呼唤
《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》(教职成厅〔2015〕2 号)提出,“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,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”(以下简称“校本系统”),呼唤着运行 10 年的“平台”向“校本系统”转型升级。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“五纵五横一平台”的构架,“8 字螺旋双引擎”的运行,也亟须建成校本系统。
一是主动采集的呼唤。诊改是为了主动适应动态变化的需求,需要“跟着需求走”,注重从外部需求转为内在需求,而不是向事先设定的指标看齐。职业院校唯有主动和需求各方进行有效交流,方可及时发现与需求之间的落差,通过螺旋式优化目标,切实承担起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。这要求“平台”迅速转型,以保证数据全过程覆盖、全方位涵盖、全时空交流、全面直观展示。
二是全员采集的呼唤。诊改是质量创造主体的自我担当,需要全员参与数据采集,所采数据又能为全员所用,使每一位师生成为数据的提供者、使用者、受益者。这意味着“平台”服务对象随之发生了变化,呈现多主体特征。既要服务教育行政部门,在每年上报相关数据的同时,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和缩短时间间隔;又要服务学校,为学校决策提供数据依据,为建成校本系统打下坚实基础。“平台”数据采集必须由他人填写向“源头”采集转变。各“源头”认真落实零缺陷理论,确保数据真实、规范、准确。
三是过程化采集的呼唤。诊改关注的重点是“过程”,诊改采集的是过程性数据,是常态诊断所需的实时数据。唯有随时掌握“身在何处”“离目标多远”,方能及时找到偏差,及时进行诊断改进,做到未雨绸缪。当前,“平台”采集时段是上一学年度,采集的数据属于终结性数据,具有滞后性。需要认真实施“伴随式”采集, 从技术上保证在第一时间、第一工作现场能直 接采集“源头”实时工作数据。
由此看来,诊改所需的“平台”转型升级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小修小补,而是以智能校园建设为目标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升级。必须通过智能化改造,在数据的获取、挖掘和使用等方面建设“校本系统”,才能跟上职业教育发展步伐,使“平台”成为促进学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、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健康提升的有力支撑。
把握三个要素
当前,“平台”的升级刻不容缓,但是学校在“校本系统”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。比如:重硬轻软,买来主义;重采轻用,被动应对;孤岛林立,各自为政;忽视过程,不求常态。这些问题既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,也是“平台”升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, 职业院校要坚持理念先行,多措并举,攻坚克难,突破瓶颈。
一是要扫除思想障碍,解决认识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,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。善于获取数据、分析数据、运用数据,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。当前在对待“平台”问题的态度上,各地各校大相径庭,追根溯源,还是理念意识存在差距。因此,“平台”的升级,首先需要突破理念瓶颈,领导干部更应努力实现信息化基本功的提升,主动应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挑战,认真担当“一把手工程”,加快建设数字校园。
二是要改善基本设施,解决条件问题。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中,既要考虑硬件的更新、改善、升级、扩容,更要关注数据的管理、标准、应用、流程以及云中心等软件建设,要防止“重硬轻软”的倾向。有形的条件要重视,无形的条件更要关注。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,注重管理层面高效协同,并与服务层面无缝整合,使复杂事情简单化,而不是将简单事情复杂化;在学校、专业、教师、课程、学生五个层面实施信息化建设,在教学条件信息化、教学手段信息化、教学内容信息化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。
三是要找对实施路径,解决方法问题。诊改工作的根本属性之一是主动。顾名思义,“校本系统”根本属性之一是“校本”。这两者的有机结合,要求学校在“平台”升级中自主地、主动地实施各项体现本校特点的建设工作,体现灵活性;而不是被动地“等、靠、要”,或者依据试点学校的案例照搬照抄。从这个角度讲,正在如火如荼实施的诊改工作,可以称为“校本诊改”。诊改实施方案不是千篇趋同,而是各校各面;“校本系统”不是千校相同,而是各具特色。因此,职业院校应以教育部“平台”为基础,实施本土化二次开发,进行定制修改、功能扩 展,建设“校本系统”,提升智能技术水平。
“平台”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一个过程,需要各地各校激发内生动力,加大省级、校级各自的建设力度,不断满足诊改工作和学校信息化建设需求。
发挥省级“平台”的两个作用
一是发挥省专委作用。教育部《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》(教职成司函〔2017〕56 号)要求“充分发挥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作用”。在省级“平台”建设中,省级诊改专委会要发挥指导、服务功能,对本省的“平台”建设统筹安排;要克服等待观望、依靠模板、伸手讨要的依赖性,化被动为主动,提供省级“平台”云服务,为职业院校解决技术人员不足、资金不足等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。为助力“平台”工作的开展,省级诊改专委会可成立“平台”组,业务上接受全国诊改专委会指导,与全国诊改专委会“平台”专门组保持交流沟通。
二是发挥“中间件”作用。高职“平台”架构分为学校、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、国家三级,中职“平台”架构分为学校、地(市)、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、国家四级。省级“平台”是个“中间件”,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中、高职信息化建设基础不同,省级“平台” 建设要求也应有所不同。高职要优化自 2010 年开始使用的省级汇总版。中职要启动省级“平台”的设计,以便全面对接教育部“平台”,同时增设本省所需的指标和字段,体现“本土” 特色。各省各自规划“平台”技术服务,可以自制,也可由专业公司承建。无论高职还是中职, 在完成与教育部“平台”对接后,都应尽快启动省级数据中心建设,为诊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数据支撑。
抓住校端“平台”建设要点
一是摆脱行为定式。教育部“平台”有单机版和网络版两种。在高职平台建设初期,单机版发挥了较大的作用。当前,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,有些学校仍执着地使用单机版,如果不尽快克服这一定式,就无法满足学校诊改工作的需求。考虑到各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,教育部积极推进网络版的使用,并为高职院校提供了 ABC 三种网络版“平台”;中职学校则直接使用网络版实施数据采集工作。
二是消除信息孤岛。尚未建成数据中心的职业院校,各业务系统间互不关联,形成大大小小的“信息孤岛”。职业院校诊改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构建一个共享的、标准化的数据中心,建成先进、高效、实用的“校本系统”。其途径可以是学校自行研制;也可是学校提出需求,交由专门技术公司实施;也可是“借鸡生蛋”,即学校引入比较成熟的软件系统打个基础,然后再进行本土化二次开发;还可以是按照“政府指导,学校协作,资源共享,多方受益”的建设思路,借助云计算技术,几个学校协作共建,以通用、共性内容为主,并为各协作校留有个性化开发的接口。职业院校要做好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,统筹利用、协同管理各业务系统,防止产生新的信息孤岛。要将学校现有的各类业务系统,比如教务、学工、人事、科研、校园一卡通等,通过整合、兼容等多模式接入学校数据中心,使各系统的数据能互通互联、共享共用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、归并采 集通道,变多头重复采集为“源头”一次性采集, 从而达到彻底消除现有孤岛、避免新孤岛产生、大幅减少采集工作量、大幅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和使用效益的目标。
三是采数据于无形。诊改注重实时数据, 要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校所需数据的采集,减轻工作负担,消除心理压力。“平台”保留“有形”的上传功能,同时不再作为单一的采集工具,转型为“无形”的诊改基础,做到“看是有形实无形,关键在于无形中”。要坚持“化整为零”,“平台”数据采集工作应与诊改所需过程性数据的采集合为一体,不必专门安排采集时间。要实现“有数存表”向“有数存库”转变,及时将管理过程、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入数据中心。诊改要实施“伴随式诊断”,对采集数据及时进行自我诊断,找出不足,提出改进措施,保证管理过程或教学过程的质量。
四是抓好关键数据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决策过程缺乏具体数据依据。实施诊改工作需要采集过程性数据,从而积累海量数据,为决策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 再做好如下工作:一是要提高学校数据采集的精度。随着学校对信息化建设和数据重要性认识的提高,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要求明显上升。经检测,教育部“平台”数据总体准确率达到 90%以上,但仍存在错值、空值、异值等问题。数据采集工作量大面广,保证数据精度,学校不能掉以轻心。二是要从海量数据中确定关键数据。不是所采集的数据都能用,要运用头脑风暴法、比较分析法等手段,从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中选取用于诊断的关键数据,设定预警的关键因素,增强诊断的有效性。
五是深化数据应用。数据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学、管理的结合点,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,也是诊改工作的关键点。要充分发挥“平台”统计汇总、管理监控和分析开发的功能,努力改变“平台”“政府、专家用得多,学校用得少”的现象,逐步从分析走向挖掘,提升指导决策功效。职业院校要制定“平台” 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处理、使用、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,保证数据的真实、完整、准确、安全及可用,实现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。要以数据中心为基础,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,突出信息化为师生、职能部门、校领导等各类用户服务,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,为智能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,为学校走向智能治理创设良好的条件。